蛋白質不夠,運動反而掉肌肉!
對不少想瘦身、健身,又或工作過於忙碌的民眾來說,跳過早餐不吃是常有的習慣,不過事實上,吃早餐能幫身體補充各種營養。而對於年紀漸長,肌肉已有流失風險的高齡者來說,早餐更是補充蛋白質的關鍵。
未充足攝取蛋白質就激烈運動恐反降肌肉量
隨著年紀漸長,總覺得爬樓梯開始變得辛苦,而不知不覺選擇搭手扶梯、電梯嗎?若曾有這樣的想法,或許肌肉量減少了。專家指出,肌肉量會在20~30多歲達到巔峰,並會在40歲後每10年減少8~10%、70歲後每10年減少15%。而肌肉的減少不只是運動機會減少所導致,而是即使是健康民眾也都會發生的事實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即便是為了預防肌少症而開始跑步等運動習慣,若沒有攝取充足蛋白質的話,不僅得不到運動效果,甚至有可能產生減少原本肌肉的運動風險。這是因為運動會以醣類、脂質作為能量源,若仍不夠則會分解肌肉作為能量源,因此若運動後未補充適量的蛋白質,激烈運動就會成為肌肉減少的重要因素。
而蛋白質對人體相當重要,不僅是肌肉、血管、皮膚、荷爾蒙與酵素等全身組織的材料,佔據體重30~40%,特別是肌肉,除了水分以外80%由蛋白質所構成。為了預防肌肉減少,有必要重新檢視作為肌肉材料的蛋白質攝取量。
早上蛋白質攝取不足提升衰弱症風險!
由於肌肉會在一整天重複進行合成與分解,蛋白質攝取量不充足的話,血液中的胺基酸濃度不會上升,不僅無法開啟肌肉合成,還有可能會開始肌肉分解。而在晚餐後到隔天早餐之前為持續絕食的狀態,會開啟肌肉分解模式,因此在一整天之中,肌肉分解模式持續最長的便是早上,因此早餐有意識地攝取蛋白質,讓身體進入肌肉合成模式有其必要。
為了開啟肌肉合成開關,一餐建議攝取20g蛋白質。藤田聰建議,若是調理肉類與魚類,可用手掌判斷。肉類與魚類的蛋白質含有量約為總重量的20%,而與手掌相同大小的尺寸重量約為100g,意即約含有20g蛋白質。
雖然一般民眾或許會認為植物性蛋白質較動物性蛋白質優秀,但動物性蛋白質均衡地含有人體必要胺基酸,且特別富含能幫助肌肉合成的白胺酸(Leucine),而植物性蛋白質脂質較少,富含能幫助脂肪燃燒的精胺酸等胺基酸,兩者組合攝取為佳。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早安健康,「早餐1顆蛋解決?蛋白質不夠,運動反而掉肌肉!11種高蛋白食物必知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32170
- 對應產品:
- 《醫之方》益菌乳清蛋白